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首席執行官布薩迪·訕迪披塔(Busadee Santipitaks)接受中國網專訪。[中國網 許曉璇 攝]
第四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9月24日在湖北武漢開幕。論壇前夕,湄公河委員會(以下簡稱“湄委會”)秘書處首席執行官布薩迪·訕迪披塔(Busadee Santipitaks) 在接受中國網獨家專訪時表示,中國與湄公河國家的合作日益深化,在聯合研究、實時數據共享以及災害協同應對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。
“瀾湄六國一直以來都是基于對話與合作開展工作的?!庇樀吓f,“中國作為上游國家的貢獻,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。”
湄公河在中國境內段稱為瀾滄江,流經中國、緬甸、老撾、泰國、柬埔寨和越南。湄委會于1995年由泰國、老撾、柬埔寨和越南四個國家成立,旨在推動流域內的可持續管理。次年,中國和緬甸成為湄委會對話伙伴。
訕迪披塔指出,水文數據共享是近年來最為重要的進展之一。自2002年以來,中國水利部向湄委會秘書處提供汛期水文數據,并自2020年11月起擴大為全年數據共享。“這些數據持續而穩定地向我們提供,”她說道,“對下游國家,尤其在雨季,制定防洪措施極具價值。”
她表示,去年泰國、老撾和緬甸遭遇洪災,今年又受到臺風“劍魚”的影響。在應對這一危機時,中國上游水庫的調度協調發揮了重要作用。“這種合作與信息交流對我們非常寶貴,幫助我們減輕了洪災對民眾的影響?!?nbsp;
除應急合作外,湄委會與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還聯合開展多項研究。訕迪披塔介紹說,“瀾湄流域水文條件變化及其適應策略聯合研究”第一階段已順利完成,第二階段正在推進。
她強調,可持續水資源治理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密不可分。“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突顯,這是我們必須共同應對的挑戰,需要基于全流域的整體管理以及現有合作機制來解決?!?
談及此次論壇,訕迪披塔認為,該平臺本身價值重大?!巴ㄟ^論壇,我們能夠相互學習、加強協同,充分發揮技術專長與知識共享的作用,并進一步緊密合作,更好地防范和減輕洪災?!?/p>
她還特別指出中國在區域合作中的獨特作用。“中國在水資源治理方面無疑具備雄厚實力、豐富經驗和技術領導力?!庇樀吓f,“通過現有機制開展緊密協調、磋商與合作至關重要。中國所提供的資金、技術和人力資源,對湄公河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?!?/p>
今年正值湄委會成立30周年。訕迪披塔回顧該組織的發展歷程時表示:“關鍵在于通過對話與合作,不斷加強與中國的平臺建設。我們通過與中國水利部的溝通渠道,尤其是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,確保流域治理的方向與政策能夠得到落實。”
展望未來,她提出提升氣候適應力、爭取技術與資金支持、建立預警系統等重點目標。“這是一項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合作,”她說,“加強與中國的協作,將確保我們能夠應用現代技術與經驗,更好地服務各國需求,并切實保障湄公河流域人民的生計與福祉?!保ㄔS曉璇)